各院系、处(室)、中心,各县(市、区)学院(分校、工作站):
为进一步开展我校教科研工作,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进一步推进终身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进一步实施我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经研究,决定推出2018年宁波广播电视大学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终身教育研究基地课题、教学改革项目。具体如下:
一、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申报
(一)普通课题
1、学校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立足本职,研究学科和各类(学历与非学历)教育教学管理等问题。
2、宁波市社科院网络社会研究所课题
重点研究网络舆情、网络安全、网络传播、网络教育以及网络技术保障等相关问题。
3、“系统一体化教研协同”课题
团队成员须由两个以上单位构成(市校或各学院、分校、工作站),围绕全大市教育教学及管理的共性问题开展研究;鼓励单位间协作共创管理机制,共建教育资源,共享研究信息。
举凡围绕学校转型发展,立足本职工作,研究学科和教育教学管理,研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方法、举措;研究网络传播技术及其对教育教学的影响;研究全大市系统科研协作;研究终身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领域的问题等,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或应用价值,均可申报普通课题。
普通课题不设课题指南。
普通课题的成果形式一般要求为研究报告+论文,也可以单独为研究报告或论文。单独以研究报告结题的,立项为重点课题的课题结题报告不少于7000字,立项为一般课题的课题结题报告不少于5000字;单独以论文结题的,论文须在公开刊物上发表,发表时的第一作者须为课题负责人,论文内容须与课题设计相一致。此外,也可用建设的多媒体教学资源等申请结题。
(二)学校发展规划课题(委托课题)
学校发展规划课题(委托课题)是学校根据事业发展规划及推进重点工作的具体需要,所选择的事关全局发展、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由学校党政联席会议确定选题目录。鼓励各学院之间、部门之间的教师联合申报,鼓励与系统内外的专家、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研究合作。学校对发展规划课题(委托课题)在资金支持、等级认定上予以倾斜。学校发展规划课题(委托课题)分决策咨询与理论研究两种类型,结题时前者须提交研究报告或决策建议稿,后者原则上须在一级期刊公开发表论文。学校制定《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委托课题管理办法》规范这类课题的立项、评审、结题等环节。
1、年度选题:
新型实体学院的建构与运行――以××学院为例
2、“宁波历史文化”教材专项
以校本教材《宁波历史文化读本》为基础,按农耕、海洋、商帮、教育、学术、文学艺术、建筑、青瓷、梁祝、民俗、街巷、宗教、方言、工匠、名人等方向,编写单行本读物,字数在10-12万之间。申报时提供章节目录以及章节样本。
学校发展规划课题(委托课题)研究周期一般不超过1年;特殊情况可申请延长,延长期不超过1年。
承担上年度校级课题而未结题的原则上不予申报。
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申报工作由校科研处负责受理。申报人填写有关申请表一式两份,由所在部门或单位审核复查合格并签字盖章后,于5月28统一报给科研处,“申请表”可在附件或科研处网页“相关下载”栏目下载。
联系人:崔丽;联系电话:87659829。
二、终身教育研究基地课题
为进一步推进宁波市终身教育研究基地的科研建设,落实宁波市社科院对基地建设的基本要求,孵化基地研究项目,确保基地建设成效和目标任务的实现,经研究,决定公开发布终身教育研究基地课题。具体如下:
(一)课题选题和研究重点
1、城乡社区老年教育模式与推进策略研究
以城乡社区老年教育为研究对象,重点围绕城乡社区老年教育模式选择、社区老年教育推进策略,以及相关政策措施等重点现实问题展开研究。
2、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合研究
重点探索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沟通与融合的思路、方法与举措。
3、宁波老年开放大学建设方略研究
重点围绕宁波老年开放大学建设的理论基础、建设思路、运行模式、行动对策等相关问题展开深入研究。
(二)时间要求和成果形式
1、每项课题的成果形式为研究报告,字数不少于8000字。
2、申报时间:2018年5月28日前
结题时间:2019年5月底前。
(三)申报要求
申请人只能申报一项课题,已承担宁波市社科院2018年终身教育研究基地立项课题者,原则上不得申报此次专项课题。
(四)其他要求
宁波市终身教育研究基地课题申报工作由宁波市终身教育研究基地受理,申报人填写有关申请表一式两份,由所在部门或单位审核复查合格并签字盖章后,于5月28日前统一报送给宁波市终身教育研究基地。电子稿发送至邮箱:501454174@qq.com。
联系人:张玲 联系电话:0574-87227272
三、教学改革项目申报
(一)立项条件
1、项目方向明确。以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导向,着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方法与举措,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实践创新能力,服务于我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中心工作。
2、注重创新提高和实际应用。项目研究应扩大研究与实践的适用面,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支撑、实践指导作用、推广应用价值。
3、体现水平与特色。项目在开展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的基础上,能形成具有一定优势或特色的专业、教学体系和课程模块,能建立起一套灵活、高效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达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及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目的。
(二)立项类别及主要内容
我校教学改革项目包括教学管理改革项目和课堂教学改革项目。教学管理改革项目研究内容主要针对我校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评价等教学管理领域提出具有现实性、可操作性、实际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的思路建议。课堂教学改革项目主要围绕如何深入研究与改进我校各类教育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手段和考核评价等,形式可多样,但研究范围不宜过大。教学方法应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内外结合转变、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向形成性评价为主转变。一是突出面向课堂。立项项目主要面向课堂教学(含实验课)。二是突出授课模式改革。探索小班开课或大班上课小班研讨的教学组织形式,探索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效结合。鼓励各种模式的教学方法改革,倡导参与式、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钻研问题、探究创新的兴趣和能力。三是突出课程评价方式改革。改变单一的学业成绩考核办法,关注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关注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实际能力的提高。四是突出“工学交替”和“做中学”的教学机制探索,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五是突出探索教学全过程管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管理流程,实现多种类型教育的“一站式”学习与管理。
(三)立项要求
项目负责人只能申报一个项目,参研人员不得同时参与两个以上教学改革项目。项目周期一般不超过一年。鼓励富有实际教学经验的高级职称教师和教学团队负责人主持“课堂教学改革项目”研究,同时也支持和鼓励有思想、有活力的青年教师担任“课堂教学改革项目”主持人。
(四)项目评审和管理
1、教学改革项目的申报工作由校教务处负责受理。申请人填写相关申请表一式两份,由所在部门或单位审核复查合格并签字盖章后,于5月28日前报教务处,相关资料见附件。
2、市校教务处对提交的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对不符合立项基本条件的不予受理。
3、学校根据申报情况,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论证、评审并发文公布。
4、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组成员原则上不能变更,对因工作变动等原因不能继续参与研究者,填写相关表格后报市校教务处备案。
5、项目经费参照我校资源建设项目。
6、项目验收时需提交研究报告、项目相关成果及项目已实施的相关佐证材料。
联系人:张志红;联系电话:87201017
附件1:普通课题申报表
附件3:终身教育基地课题申报表
附件4:宁波电大教学改革项目申报书